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单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4.5%和6.3%。在一季度良好开局基础上,二季度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彰显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趋势显著。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经济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5.5%的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
上半年,消费、投资、外贸、经济结构等指标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2%。
前路越是荆棘丛生,越需练就爬坡远行的不竭动力。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29.7%;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领跑出口,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58.2%,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61.6%。
从主要经济指标的单月变化也不难看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增多,经济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5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6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调查的8个主要行业中,7个行业销售量指数、6个行业国内订单指数上升。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7月6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要注重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注重把握转型的“窗口期”,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要通过增强工作的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改进政策举措,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近期,各部门纷纷推出针对性政策,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商务部提出,要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工信部明确,将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政策加力显效,国民经济将继续向好回升。
(文章来源:贸易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