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关税厅(海关)最新贸易数据显示,2018年12月韩国出口额为485亿美元,同比减少1.2%,远低于11月份的11.5%,亦远低于2017年15.8%的增幅。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增长均现大幅放缓。韩国财政部预计,2019年出口增长可能会放缓至3.1%。
韩国出口数据的变化确实很敏感。过去25年中,韩国出口增长指数(SKEG)总是领先于全球企业盈利指数(EPS)。换言之,韩国出口总是能够精准地预测全球企业收益的前景。当韩国出口呈现断崖式下跌,全球经济的危险也就若隐若现。
无独有偶,日本也出现了同样的信号。2018年12月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公布,出口订单指数初值为48,环比降幅创出2016年8月以来最大。在11月的初值中,出口订单就出现了自2016年9月以来的首次下滑。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日本的出口数据一直备受关注,这个国家对全球需求的变动极为敏感。
如今韩国和日本2018年12月的出口数据均出现断崖式下滑,并已传导至中国经济。2018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49.4,低于50的荣枯线,也是在2016年7月之后首次录得低于荣枯线的数据。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赫认为,中国12月份PMI低于荣枯线,原因在于中国内部需求疲弱、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显现等。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4,非制造业PMI为53.8,分别较前月下降0.6和上升0.4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上升是受元旦和春节临近,与居民消费、出行密切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的因素影响。具体看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从前月的50.4和47.1持续下降至49.7和45.9。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连续两个月下滑,10月、11月分别下滑0.6和0.5个百分点,都证明了国内需求的走弱。11月份出口金额增速比前月下降7.7个百分点,对美出口金额增速下滑6.5个百分点,说明“抢出口”效应减弱,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正逐步显现。
中国PMI加速下滑印证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综合PMI自2018年5月高点(54.6)之后一路波动向下,侧面证明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PMI能够反映供给端、需求端、库存端、价格端、就业端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可以为分析经济提供系统而又自洽的数据来源。具体来看,制造业PMI下行与工业周期下行是相互印证的。11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1.8%,较前月下滑5.4个百分点,是2015年1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滑0.5个百分点,PPI下滑0.6个百分点
有分析指出,中国制造业或已进入衰退区间,但此次可能有所不同。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出现过两次制造业衰退时期(制造业PMI长期低于50),一次从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由相关经济体次贷危机导致;另一次2015年8月到2016年2月,由股灾导致。与前两轮的衰退原因相同,本轮衰退周期也会受国内外需求下滑、信心不稳等因素导致的,而且将同时伴随着工业品紧缩(PPI为负数、原材料购进价格PMI持续下降)、被动补库存(产成品库存PMI被动上升)等现象的存在。但相对于前两轮衰退周期,本轮周期预计时间较短,力度较小,PMI将在2019年3月份(春节后)重启上升周期,并在下半年走出衰退区间。得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是:受基数效应影响,PPI同比、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在下半年预计会持续上升;如果中美能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短期内并无爆发“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本轮衰退力度将小于前两轮;“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定总需求”等方面的政策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显现效果。另外,新旧产能持续转换、工业服务化加快推进等因素都会助推PMI走出衰退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