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企业又一单海外投资项目在菲律宾落地。河钢集团菲律宾钢铁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菲律宾贸工部举行,河钢集团与菲律宾亚洲钢铁公司牵头组建投资联合体,拟建设一个集港口、烧结、焦化、球团、炼铁、炼钢、轧制和深加工于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该项目铁钢配套生产规模约为每年800万吨,总投资约44亿美元,建设周期3~5年。
河钢集团菲律宾钢铁项目只是今年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在政府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今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效益持续提高,对外投资规模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
对外投资合作亮点纷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哈萨克斯坦5座梯级水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港务局合资经营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二期集装箱码头、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越南芹苴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竣工、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克罗地亚塞尼156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开工……今年以来,一批批中国对外投资项目加速推进,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外投资1140亿美元,增长2.5%,更多投资流向实体行业。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增多,带动出口、就业、标准输出和产能合作的作用更加明显。2018年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近100万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外投资取得的上述成绩是在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国际环境下取得的。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影响,全球外国投资增长乏力。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世界投资报告2017》显示,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23%,为1.43万亿美元,比2007年的峰值减少28%。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扬,整体表现可谓可圈可点。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前11个月数据来看,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出五大亮点: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二是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跨境并购有序开展,对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四是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互利共赢;五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多,带动中国出口和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国际和国内层面来看,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关支持政策频出引导作用显著
在邢厚媛看来,今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效益继续提高,与“一带一路”密切了国际合作这一大背景密不可分。特别是2017年5月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总结了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容发展和互利共赢丝绸精神在国际社会上达成广泛共识,促成了一系列国际间协议。与此同时,商务部不断完善对外投资政策体系、促进体系和服务体系,增加“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透明度,制定对外投资合作“双随机公开”监管体系,给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政策环境。
为引导对外投资发展,今年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1月份,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方案,支持企业有序开展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等领域合作。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2017年年底商务部制定出台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备案(核准)管理办法》,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多部门联合制定了《企业海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完善了管理服务方式。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检测服务平台接入约1200个重点项目,指导地方和中央企业新建13个分平台,提高了实时监测、风险处理等功能。
在上述政策的合力推动下,中国对外投资步伐越来越稳健。
谈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未来发展,邢厚媛也提出了中肯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要强化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意识。“当前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包括工程领域、工业制造领域、农业领域在内的各个行业的技术标准、国际化水平较低。中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这些行业技术标准很多都没有外文版。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一起来推动,需要加强小语种人员培训和教育。”